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康复治疗技术(6205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 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医药卫生大类(62) |
康复治疗类(6205) |
卫生(84)社会工作(85) |
康复技师(2-05-07-13) |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康复技师岗位群,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工作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文明行医、伦理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4)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基本原理,并熟练操作相关康复评定技术、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康复工程技术以及传统康复技术;
5)掌握国际功能分类(ICF)基本框架,树立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康复医疗服务意识;
3.能力
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学生自主选择跨界复合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职业生涯拓展能力;强化职业素养与身心健康训导,提升学生幸福生活创造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4)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5)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6)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7)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8)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9)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音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10)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
我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创新思维》、《应用文写作》(或《大学语文》)、《公共外语》、《计算机应用》(或《人工智能应用》)、《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与训练》等课程,旨在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课程
1.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6-8门):设置有8门专业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概要、人体发育学概论、运动疗法基础、临床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和康复医学概论
2)专业核心课程(10门左右):设置有9门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康复评定技术、手法治疗技术、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传统针灸技术、康复工程技术、疾病康复集中训练Ⅰ、疾病集中康复训练Ⅱ。
3)专业拓展课程:产后康复、儿童保健学、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小儿推拿基础、小儿推拿诊疗。
2.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200字左右) |
1 |
康复评定技术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ICF的概念和对策;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平衡评定、协调评定、步态分析、感觉评定、残疾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各种评定技术对患者功能障碍问题进行评定的能力,是应用康复治疗技术对常见疾病康复进行治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
2 |
手法治疗技术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关节松动技术、肌力和肌耐力的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体位与转移训练、步行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技术;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PNF技术和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等。该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支撑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病康复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各种手法、技能。 |
3 |
物理治疗技术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疗(低、中、高频)、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等物理因子治疗的治疗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及应用方法、操作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每种理疗仪器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把握每一种物理因子的治疗特点,学会比较不同理疗方法的异同点和优缺点,培养学生临床分析思维。 |
4 |
作业治疗技术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治疗的概念、目的、特点、分类、对象、评估方法及感知技能训练、运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工作与职业技能训练、工艺与园艺疗法、压力疗法、认知技能训练、作业治疗用具及辅助设备的使用。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常见疾病和功能障碍进行作业评估及作业治疗。 |
5 |
言语治疗技术 |
本课程内容包括构音障碍的治疗、失语症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口吃以及吞咽障碍治疗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言语治疗的基本评估方法、能够识别各种言语障碍不同临床类型,掌握言语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对临床患者进行言语语言治疗。 |
6 |
传统针灸技术 |
本课程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刮痧、拔罐等常用传统康复技术,常见疾病的针灸方法等。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腧穴的基本定位、常用刺法灸法方法、刮痧、拔罐等临床常用技术。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对常见疾病进行临床辩证,依据辩证的结构施以不同针灸处方。 |
7 |
康复工程技术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辅助器具的适配,如移动辅具、生活辅具、坐姿辅具、电脑副局、视障辅具、听障辅具、语障辅具以及居家无障碍等。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学会以辅助器具适配评估为手段,结合环境评估,有针对性进行辅助器具的设计与配置。 |
8 |
疾病集中康复训练Ⅰ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临床康复治疗的作用与范畴、慢性疼痛、压疮、痉挛、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智力精神障碍、骨质疏松的临床康复常用手段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康复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熟悉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同时掌握上述疾病的临床康复操作。 |
9 |
疾病集中康复训练Ⅱ |
本课程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骨外科疾病、老年病、内分泌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癌症以及脑性瘫痪、特殊儿童教育等疾病康复。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以上疾病的临床操作,掌握技术特点。 |
3.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见习、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其中实训和见习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开展完成;社会实践由学校组织分别在社区中开展完成。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康复治疗工作认知、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由专业统一组织,进入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及相关康复医疗机构开展。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有关要求。
4.相关要求
学校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它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七、学时安排
学 年 |
学 期 |
课堂教学 |
集中实践 |
期末考试 |
其 它 |
合 计 |
备 注 |
军 训 |
顶岗实习 |
其它 集中 实践 |
一 |
一 |
16 |
2 |
|
|
2 |
|
20 |
教学周总体安排:第一学期16周、第2-5学期18周(包括常规教学和集中实践),第6学期16周。 第六学期根据专业、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情况适当安排有关的最新专业知识和发展动态的教学,并进行就业指导。 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假期进行共4周的体验性实习(含社会实践),计2学分。 |
二 |
17 |
|
|
1 |
2 |
|
20 |
二 |
三 |
17 |
|
|
1 |
2 |
|
20 |
四 |
17 |
|
|
1 |
2 |
|
20 |
三 |
五 |
11 |
|
|
7 |
2 |
|
20 |
六 |
|
|
16 |
|
|
|
16 |
合计 |
78 |
2 |
16 |
10 |
10 |
|
116 |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总学时为2805 学时,每16 学时折算1 学分。
见附表一、二。
九、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30︰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10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康复治疗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 年累计不少于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兼职教师:主要从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副高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康复评定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握力计、捏力计、背拉力计、测高仪、测重仪、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运动心电测试系统、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平衡功能评定训练系统、认知评定训练系统、手功能作业评定箱等。用于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
配备白板、电疗(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超声波治疗、磁疗、功能性电刺激、传导热治疗、冷疗、颈椎牵引仪、腰椎牵引仪等。用于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作业治疗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可调式作业桌、OT 桌配套椅、OT 综合训练台、砂磨台、重锤手指功能训练器、橡筋手指功能训练器、手平衡协调训练器、手指阶梯训练架、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认知评定训练系统、模拟家居单元、轮椅(各类)、助行器(各类)、拐杖(各类)等。用于作业治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常见疾病康复、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4)言语治疗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言语治疗工作台、言语治疗工作椅、言语障碍康复评估训练系统、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仪。用于言语治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中国传统康复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康复治疗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涉及的职业标准、技术手册、操作规范、规章制度、专业期刊以及案例类图书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十、质量保障
(一)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学校、二级学院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毕业要求
课程类型 |
应修学分 |
占合计总学分 比例 |
应取得的证书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35 |
24.4% |
1.下列计算机证书之一: CEAC办公信息化应用专家证书(信息产业部); CEAC程序设计助理工程师证书(信息产业部); CEAC办公软件应用专家证书(信息产业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2.下列专业证书之一: 保健按摩师(中级); |
专业必修课 |
76.5 |
53.3%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17 |
11.8% |
基本技能实训 |
2 |
1.4% |
通识课 |
4 |
2.8% |
任选课 |
4 |
2.8% |
必修环节 |
体验性实习(社会实践) |
2 |
3.5% |
形势与政策、信息检索、安全教育等 |
3 |
合 计 |
143.5 |
100% |
其中,集中实践类课程 30 学分,占合计总学分0.7 % |
注:1.以讲座形式,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安排 “形势与政策”教学,计1学分。
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以自主学习+辅导课方式,开展“信息资源检索”教学,计1学分。
3.主要结合军训开展“安全教育”,计1学分。